浏览数量:17 作者: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南邮分校 发布时间: 2025-10-16 来源:本站
为推动教师专业水平提升,构建高质量教研生态,促进教师全面发展,2025年10月15日,附中仙小南邮分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2025-2026 学年“鸿雁”好教师团队建设系列活动(2)。本次活动的主题是“聚智·提质·成长”。会议围绕教师暑假“学思课堂”作业反馈、学期教科研安排、“鸿雁”教师五阶专业赋能活动介绍等核心内容展开,全校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。
第一环节是复盘暑假成果,夯实教研基础。
会议首先聚焦了教师暑假作业情况反馈,重点复盘“学思课堂” 教师作业与市教科所论文参评活动成果。
在“学思课堂”作业比赛中,学校提前部署、明确要求,教师按规范完成上交,教师发展中心组织评比形成优质成果,其中教学论文与教学设计获奖成绩亮眼。教学论文评选中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学科共产生 28 个一等奖、44 个二等奖;教学设计评选产生26 个一等奖、43 个二等奖,获奖教师覆盖全学科,展现出了扎实的教学研究能力。朱永刚和曲文双两位校长为获奖选手代表现场颁发了奖状,全体老师通过热烈的掌声向获奖老师表示祝贺。
市教科所论文参评活动中,学校依托教师暑假作业择优上报的 17 篇论文,收获了8个一等奖、7个二等奖,论文质量获高度认可。参评论文不仅格式规范,更紧扣教改方向,聚焦 “跨学科教学”“AI 赋能课堂”“情境化学习”等真实教学问题,立意 “小而实”,论据兼具真实性与时效性。同时,会议也指出当前存在的不足,如部分教师课题引领意识薄弱、学科团队 抱团发展意识不足,为后续改进明确了方向。
第二环节是明确学期重点,构建有效教研生态。
会议提倡“双研合一”,提出“教学研究与科研活动深度融合”的核心理念,并从教师、学生、学校三个维度阐述“有效教科研”的价值:对教师而言,可实现“教研相长”,推动从“经验型”向“研究型”转变,用研究成果解决教学痛点;对学生来说,能助力精准识别学习差异,保障课堂参与度,促进全面持续发展;对学校而言,可形成“问题导向”的教研文化,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,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。
围绕“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科研”,会议明确四大原则:课题选择要“小而实”,聚焦具体教学问题;研究过程要“真而细”,杜绝形式化;研究方法要“适而简”,匹配教师实际能力;成果应用要“用而享”,反哺教学并共享经验。同时,还公布本学期教科研重点任务,提醒老师们有针对性地提前准备,争取科研成果最大化。
第三环节是启动五阶赋能,打造阶梯式教师成长体系。
作为会议核心亮点,“鸿雁”教师五阶专业赋能活动正式落地。该活动以新课标为引领,立足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围绕教师“基本功训练、课堂教学、教育科研、班级管理”四大核心能力,构建“萌新教师—种子教师—能手教师—优秀教师—领航教师”的阶梯式成长体系,推动教师从“站稳讲台”向“引领行业”进阶。
活动参与范围覆盖全校 50 周岁及以下教师,同时欢迎 50 周岁及以上教师加入。教师发展中心通过 AI 分析“清校云”教师档案与教师自主申报结合的方式,确定各阶教师名单。各阶段教师均有明确发展目标与安排:萌新教师需通过职初考试并争取优秀,种子教师以“区教坛新秀”为目标,能手教师向“区优青”冲刺,优秀教师要瞄准“区学带”,领航教师则需冲击市级及以上骨干称号。为激励教师积极参与,活动还设置了多元化的激励机制,全方位激发老师们的成长动力。
此次会议的召开,不仅是对过往教研成果的总结,更是对新学期教师发展与教研工作的系统规划。附中仙小南邮分校将坚持以“鸿雁”好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,持续聚智提质,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广阔平台,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






